Quantcast
Channel: 用户5724000880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2

把这些导演的肺腑之言聚合起来,就是华语电影的真相

$
0
0

编者按

  两岸三地的导演聚在一起开研讨会,有很多共有的话题,但核心关注点其实是不一样的。

  台湾导演苦于台湾市场的容量有限和趣味转移,普遍想到内地的广阔市场驰骋一番,但总觉得有各种玻璃墙阻隔在前。香港的老一代导演,多数都已经在内地市场找到自己位置,这几年的高票房电影多出自他们之手,而年轻导演的日子要困难得多,找投资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内地老导演渐渐有边缘化之势,中生代则普遍不再纠结,专注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耕耘,而年轻导演似乎就没有困惑过,商业、艺术两线各安其位,各自奋斗。而艺术电影的生存和艺术院线的建立,是三地共同遭遇的难点,不过按照张婉婷导演的说法:降低成本,你就能获得自由。

  这是一群爱电影的人,不管是激愤之辞,还是哀痛之语,都是当下电影生态于导演群体内心的折射。希望从业者看了有启发,管理者看了能惕醒。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内地导演,老一代依然愤怒,中生代回归平静

田壮壮:官员、商人堕落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分子堕落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觉得电影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正是由于电影门槛低了,所以教育显得更重要了。我知道中国导演协会推出了一个“青葱计划”,去年陈凯歌导演去应聘上海电影学院的教学,让我去帮忙。其实在教学上大陆电影一直延续了苏联的教师方法,是培养大师的,培养贵族的,我不能评判这种方式的好坏,但我们毕业的本科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找不到工作,我也跟陈凯歌导演说,我不想教书也不懂教书,我也怕误人子弟,只想帮你把电影教育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带到学院来,看能不能发展起来。在此我想鼓起勇气说一句,一个民族,文化官员、商人的堕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知识分子的堕落。希望在座的导演同行一起关注民族文化所在地的传承,关注我们的下一代,关心电影教育。

尹力:电影表达中,社会问题缺席是遗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西安丝绸之路电影节的闭幕式令外国友人惊叹,都拿电影说事,但说的都不是电影的事。盗版、市场、融资、审查的问题都是导演们关心的。庞大的投资就真的好吗?为何电影快速发展,却日渐被大众诟病?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就是真善美,即科学的真——说真话表真情道艺术真理、人性的善、艺术的美,人们谈内容、艺术、创作的少,表达现实题材的内容少了。中国电影的表达缺席了社会现象问题,是一大遗憾。

张建亚:不要轻易说出“烂片”二字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以前一年拍50部电影,也就是50位导演在展示自己的人品,如今一年600-700部电影,加上网大,上千个导演在展示人品。人品影响社会,作品有高有低,导演趣味不尽相同,但是行业里,对于青年导演,还是不要轻易说出“烂片”这两个字。同行之间要相互尊重。什么叫烂片?好多艺术片都是拍烂了的商业片!

何平:用“盗版”的方式推广我的电影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前年拍的一部电影《回到被爱的那一天》只卖了200万的票房。我在影片上映一年后,把之前一个人发我的含有这部电影资源的网盘放在了网上。我要让我的电影给更多人看到,我拍电影就是希望把我所想所看,我的思考放在我的作品里,这是我做电影导演最重要的欲望。不少人说要打击盗版,其实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恶心了中国电影的现状。我就是要从盗版的盘上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因为我个人没有力量去推广这部电影,我也没有很高的片酬。所以说中国电影管理政策更多的倾向是什么,艺术电影比商业电影被吐槽的多得多,我认为客观上是有倾向性的,这是现实。

王小帅:电影生态中,不能全是经济作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目前,中国电影发展不是电影院本身的发展,而是房地产的发展,成本越来越高,拍片相当无序,其实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和法律界定,比如签合同,像法国这种艺术电影必须要放多少场,必须要持续多长时间,让更多不同的人能够观赏到不同类型的电影。我们这里像丛林法则,越有钱的越有钱,越有资源的越有资源,因此而忽略了创作本身。导演就是一群个性化的人在一起组成中国电影有效的生态,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作物。大家坐在这里,每一个导演是如此的不同,甚至是有如此对立的美学观点,但这恰恰非常的有趣。我内心告诉自己我就是一个导演,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创作,关注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所以即使这些电影目前很难得到帮助,但是它不会死亡。我们常说的艺术院线的问题,一个国家要想把文化生态搞好了,工业建好之后一定会注意文化的建设。

陆川:从放弃自我到回归平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去拍《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时候,是有点自我放弃了,因为当时拍完《王的盛宴》我很失落。每次拍电影,扎进去然后三、四年出来,就感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了,四部戏一下十年过去了,整个时代就翻篇了。我没变,但是市场变了,观众变了,当时就有点找不到方向了。后来就是迪士尼找我,我就接拍了《我们诞生在中国》,也有人告诉我说,你得拍点商业电影,所以就拍了《九层妖塔》,这两部电影是同时进行的,这三年是这么过来的。

  作为导演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生存,二是突围。电影它确实是分类型的。比如说《路边野餐》是一部电影,但对大众来说,他们认为《心花路放》才是电影,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受到的电影教育和普罗大众的口味间有个巨大的鸿沟。需要有更多精准的类型,把这个阶梯续上,让许多观众有朝一日能都看到我们想呈现给观众的内容。

  观众需要一个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看下去,一种人物状态瞬间记录于永恒。所以这三年从特别纯粹的,一往无前的,特别傲娇的去拍一些电影,然后被一棍子打到坑里去,继而有反思,然后去拍《我们诞生在中国》。也没赚到什么钱,但是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拍摄的平静感,真正回归生活,感受到的是种另类的快乐,是纯粹的技术给予你的一种想象。时代变了,但是我们要生存下去,坚持拍电影,寻求个体的突围。其实没有一种突围有高贵和低贱之说,拍自己相信的电影,凑在一起就是中国电影一个大的未来。

张杨:艺术片市场不可偏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跟投资人交流的时候,也在聊到底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希望艺术片的市场能够慢慢建立。去年有一个叫艺术电影联盟已经在慢慢成立了。虽然一年400多亿票房很多,但对于艺术片市场而言基本不成立。我觉得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能否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片市场?对于这类电影来说,它的要求也不高,3000万的票房就能收回成本,能在良性的概念下循环的时候,对我们整个电影产业来说是挺好的。我觉得这可能就是电影的两方面,一方面是高票房,大制作,另一方面是很多低成本的电影,不要考虑市场,而是身为一个导演把你最好的实力,最想表达的发挥出来。

李杨:做电影起码的底线是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电影一定要坚持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丑恶”的批判。如果电影中都没有了这种批判,一味地阿谀奉承,那这个作品一定不会流传,不管你技巧多好。经过时代的洗礼,我们所留下的经典电影都是关怀人的命运,对真实东西的赞扬。但是当今有些电影真的没法看,它想表达的那个跟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儿相去甚远,上天下海什么的都可以编,但是人的情感,最起码的逻辑,这个不能违反。可以说任何的故事编造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讲的是人的故事,就是机器人它也是人的思维,如果这个都不坚守的话,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我们做电影这行的最起码的底线,就是真。

管虎:“导演不需要童子功”是屁话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现在做导演很被动,被合同、制作周期、制作人、演员等多方压力牵制。我们是内容的生产者,但是现在导演有点被动不受尊重。听过新入行的导演说电影感不重要,阿里音乐某领导说过“只有导演是不需要童子功的”,一片轻视和对电影本体和电影导演行业的不尊重,这简直都是屁话,满满的江湖习气。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尊重和修为,是该通过创作以及作品给大家展示出来的。

程耳:不能“搞不过他就加入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大家常常说电影很差,其实电影是无法脱离整个社会氛围和文化去发展的。我们整体的文化是有一些不堪或者让人失望的地方。作为电影创造者我们失去了文学的土壤。80年代末90 年代初迸发出的创作上的高峰,跟80年代的文学成就是分不开的。我愿意在这样一个不堪的文化大环境之下,尽我微观的努力,而不是说我要加入这个文化。胡适带着嘲讽语气说过,“搞不过他就加入他”,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可以去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审美把事情做好,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水到渠成。

台湾导演痛苦于进入大陆市场千难万险

朱延平:25年前拆掉的墙又在垒起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5年前我们一道把政治的墙拆掉,25年后感觉砖头又在盖起来。

  那么如何让两岸三地真正融合在一起,很多台湾导演认为大陆的电影市场和他们无关,导致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渐行渐远。导演的结构近两年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很多从来没拍过电影的人,只要你是名人有资源,就可以做到六七个亿,真正拍电影的人就有点惶恐了,不知道要怎么拍了,只要你是名人找一个枪手导演做执行就可以了。

  但刘伟强导演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作品要经的过时间的考验,一时风光能维持多久,长久才是我们这些有基本功、受过正统训练的导演能够坚持下去的,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也很希望台湾导演能够融入这个大家族,两岸三地25年前研讨会的创始人之一李行导演最大的愿望,就是从电影从文化上将两岸三地融合在一起,希望台湾导演加油。

王童:好苗子出现了,没机会进入市场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最开心的是看到新一代的苗子出现了。可是问题来了,他们没有机会把电影放到市场上去,并且市场越来越大,动辄多少亿多少亿,这是我们追求的吗?钱是很重要的,电影是理论、技术结合的产物,要跟市场合作的,但是钱不是唯一的。前年台北用60万拍了一部电影《冰毒》,非常好看,因为它把电影里面的魅力完全用镜头的影像解决了,60万可以拍这么好的一个电影,还进了奥斯卡的外围片,所以不一定是花大钱才能拍好电影。学生电影尤其好看,因为它纯真。

林清介:台湾导演进内地咋就这么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一直认为台湾电影的前途在大陆,因为台湾市场太小。

  我在准备第15部戏的时候就想办法在大陆找一个合拍公司。找了这家公司之后等了三个月都没有消息,我就赶紧把那个案子撤掉,重新找公司。结果从2015年8月23号一直申请到2016年6月,快一年时间。中间到7个月的时候我真的是有点忍不住了,为什么一个合拍要这么久?有个导演告诉我,你可以先拍啊,合拍资格继续办,不会有影响的。后来国台办不通过,台湾上映的市场已经不好了,之前投资的一千多万血本无归。

  我在投资人面前被羞辱得一塌糊涂。原本导演地位很高的,年轻的时候他们看我的电影长大的,现在都是公司的老板,他们投资我的电影是看在我以前拍电影的份上,现在不卖钱,大陆又没有希望,把我损得厉害,所以这部戏大概是我的最后一部电影。

  台湾电影就是中国电影,台湾电影垮了对中国电影来讲就是一个遗憾。我现在可以悲壮地说,台湾电影没有戏院可以上,大陆这边又上不了,合拍片不能通过,引进片又规定中影和华夏公司引进,他们两个公司看你没有大咖,也不是“接地气”的,就没有兴趣。我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是不差的,它是一个正向的很温馨的师生感情、同学感情的故事,看之后会掉泪的,竟然找不到戏院上。像我这样的资深导演都找不到戏院可以上,那我是觉得台湾电影真的已经灭亡了。

香港新导演后继有人,市场出口堪忧

吴思远:好时代与坏时代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这个时代,是很好的时代,400多亿的票房;又是最坏的时代,你想有一点创意,大家都不会理解,都是追求明星、大制作。现在发行上有很大的缺陷,随着票房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大就显现出来。一部电影一上映,全中国现在有41000多块银幕,电影数量很多,但是就算我们喜欢电影的人,或者一般观众,一周能看几部电影?所以造成了很多即使中小成本的电影拍得很多,但却成了炮灰。大卡司大制作导致投资大的电影和投资小的电影拉开差距,导致大家都开始追求“大片”。因为我们的发行制度,没有了中小片电影的生存空间。

文隽:香港新导演的井喷之年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16年是香港电影井喷的一年,共生产68部香港电影,其中26部是新导演的作品。这是从未有过的,以往都是5、6部的生产量,今年最多。翁子光导演的《踏血寻梅》获得了相当好的口碑。青年导演黄进执导的作品《一念无明》,是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会赞助的首部剧情片,以200万港币拍摄的,并且请到曾志伟、余文乐一起完成这部电影。《使徒行者》也是香港新导演的作品之一,是部非常好的商业片。香港新演员却情况相反,《摆渡人》老腊肉抵不过小鲜肉,连金城武、梁朝伟都要去卖萌了,演员断层严重,需培养新演员。

张婉婷:不要钱才会有真自由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不卖座的、观众看了不明白的不等于艺术电影。要经过历史的考验,比如说二三十年后还有人觉得你的电影很好看。艺术院线,日本那边它有基本的观众,一些观众买联票成为会员,都会去捧场,之后就越做越火,捧起了很多另类的电影。大陆的《那人、那山、那狗》就在那边放映了很长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影院,但是全国各地的人都赶过来看。我也赞成张扬导演说的把成本降低,只有把成本降低你才能去拍一些你真正想拍的题材,没有人在旁指指点点。钱很多时候都不能带给你自由,如果你不要钱,你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翁子光:我想用电影说,而不是用嘴解释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分级制还是限制大陆电影发展的一个方面。我去年有一些电影在准备,但是最后都没有通过审查。我不是来抱怨的,我是来示好的。两岸三地的电影,表达人文关怀、社会关怀,方法是挺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整个文化土壤不一样。我们是搞电影的,不是纯粹搞文学的,能跟你一下子说清楚我要去表达什么。很多时候,剧本阶段,因为意识形态已经被挡住了。我希望有一天,我不是在你面前解释,是用我的电影来跟你去说,我们不是黑衣人,也不是所谓的腹黑,是真的想要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如果你把电影当成纯粹的娱乐消费,电影就会失去它的文化意义。当下的中国电影能呈现出的社会现象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希望接下来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让我们去说。

根据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议记录整理  

【整合/五指山】


版权声明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