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由杨子自编自导的《喊·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被拐卖在大山里的红霞(朗月婷)遭到丈夫非人的虐待,无法说话。村民韩冲(王紫逸)在炸獾子时误炸死了红霞的丈夫。村领导责令韩冲赔钱,无钱可赔的韩冲被迫照顾红霞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人萌生爱意…
影片始终用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笔触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悲悯她们的现实境遇,慨叹她们的生命力量。
女主人公红霞幼年被拐卖到大山里,做了腊宏(余皑磊)的老婆,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因得知腊宏杀了人而被腊宏残忍的割去了舌头。大山温婉的景色、斑斓的色彩始终与红霞黑暗、局促的生活环境并置,自然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对比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也更深切地表达了创作者对这一个本该享受青春年华的少女的同情,以及对造成这一境况的社会现实的拷问。
相信看过《喊·山》的观众都会对影片中红霞衣着颜色的变化印象深刻。色彩是影视作品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情感象征和主观意念,对于色彩的设计和构思是要传达心理效应,以及生存价值反思的。
《喊·山》中两处红色的运用精彩且极具价值。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祥和,激情,热烈。红色第一次出现是红霞在幼年时期跟随奶奶外出时,幼年的红霞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快乐的童年时光,生命如红色般绚烂,美丽。被拐卖在大山后,在腊宏凌辱,殴打的生活中,衣着始终呈现一种黑,灰色调,这是她悲苦无依,愤恨屈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腊宏的死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影片通过照镜子、洗头发两处细节的展现,准确的传达了红霞作为一个女性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同与复归,而更加为人动容的就是红霞身上的那件红色小褂。红色不仅展现了她对自己重新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她在和韩冲的爱情中所焕发出的生命力量。当韩冲爹不解地问她“要啥”,她敢于指向韩冲;当众村民逼迫她离开,她敢于对抗;当韩冲说“我要娶你”,她敢于冲破重重禁锢和阻碍,和韩冲站在一起。同时,当韩冲即将被警察带走,她也敢于写下“人是我杀“,为了保全爱人而选择了自我毁灭……
最后,红霞穿着那件红色的小褂,戴着手铐,离开了大山。鲜艳的红色与警车、手铐这些元素并置,却并没有留下危险、罪恶的心理感受,而是充满了红霞对生活的执着,对爱情的坚持,充满了红霞对自己生命圆满的期许,也让我们深深关注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命运,控诉这一行径对年轻女性生命的摧残。
《喊·山》中另外一处不得不提到的颇具隐喻意味的表意元素就是红霞的“失语”。语言是人类最直接最完美的表达自我的方式,通过语言,我们进行情感表达,更获得自我认同。影片中,红霞始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被腊宏割掉舌头,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和权利,语言的缺失就是生命的缺失。影片镜头近乎残酷的对准红霞的“失语”,将她置于一种情感爆发与寂静无声的对立中,内心喷涌出的强烈的爱与恨和“失语”所带来的压抑与隐忍构成了影片极具特色的内在动力,巨大反差之下的人物命运也成为影片情节的重要推动力。而“失语”在影片中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创作者对于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对于女性自由主题的诠释。红霞的“失语”是创作者对女性个体生命的深深痛惜,而女性群体“失语”更是创作者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深切反思。
《喊·山》是一部关注女性生存的影片,韩冲这个男性人物的设置颇具意味,也极具个人魅力。他混不吝,吊儿郎当,但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敢做敢当的男人,面对父亲以及全村人的质疑、阻拦,他坚定自己的选择,“我喜欢照顾你们”,“我们俩都不嫌弃对方,那就是要在一起”,这是“失语”的红霞说不出的爱,也是在闭塞的大山中女性得不到尊重。韩冲作为一个代言人,将红霞与整个现实社会连接起来,表达了创作者对女性的关爱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之于女性话语权回归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紫逸的表演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可圈可点,将一个有点痞气的好男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喊·山》中对于“失语”这一元素的成功展现得益于女主角郎月婷的出色表演。郎月婷作为一个年轻演员,电影的处女作就敢于挑战这样一个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感叹她的勇敢的同时,也着实让人替她捏一把汗。影片从始至终郎月婷没有一句台词,完全得依靠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纵观郎月婷的表演,她较为准确地拿捏到了红霞在命运各个转折期内心的变化,充分表达了红霞这一人物的孤苦、倔强、坚定、隐忍与喜悦,于无声处有声。但在更为细腻的情感冲突上,她的身体语言以及面部表现还略显生硬与稚嫩,处理的过于平静,在可以爆发的一些情感点上并没有爆发出来,导致影片在整个节奏上缓多急少,略显力度不足,这也是影片稍有遗憾之处。
《喊·山》喊出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强音,我们理应为《喊·山》喝彩,为中国的文艺片喝彩。
【文/刘洋】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