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用户5724000880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2

这已经是陆川口碑最好的电影了,但还是能看到硬拗的痕迹

$
0
0

​暑期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看了几部好莱坞大片、几部动画片、几部国产青春片。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还是烂片常有、好片难寻。

当得知终于有一部陆川导演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要上影院时,心中实难按捺欣喜。但后来听评论说,此片并不算是十足的纪录片,故事味略浓!“什么?又是故事片!”心中随即便打消了于8月12日首映当天进影院一睹其风采的热情。

好在,几日前偶然点开了该片的预告片,听着男声并不怎么让人出戏的解说,加之实在是被最后一个画面中的小雪豹萌得一塌糊涂。于是乎热情指数瞬间爆棚并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影院。

整部片子看下来,忽略周迅前后鼻音不分且总是把“生”读成“身”的大段解说词,仅仅冲着影片最后那段有苦有乐、萌出新境界的拍摄花絮,也总觉得要写点儿什么,索性就分析一下片中五类动物角色各自不同的使命吧!

丹顶鹤:负责表现意境和传递思想

五位动物角色(雪豹、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丹顶鹤无疑是最“酱油”的,只在开篇和结尾时集中出现了两次。开篇凹得那般孤傲婀娜、美轮美奂的造型主要是为了营造意境,解说词说道“每一只丹顶鹤展翅飞翔的时候,身上都背负了一个逝去的灵魂,去往西方极乐世界。”如是颇具神话色彩的“仙人坐骑”形象以及“驾鹤西去”的缥缈动态,瞬间便将影片的整体基调拉向了故事的发生地——古老中国的土壤。

影片结尾,仙鹤展翅翱翔的画面再次出现,此时的解说词前后呼应,取的是“引领死去生命的亡魂走向轮回”这般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之意。刻意引领也好,画龙点睛也罢,总而言之,惊鸿一瞥的丹顶鹤使命完成得还算不错。即便是在观影过程中乱动、走神儿的小朋友,看到影片最后,大多也都会对“轮回”二字别有一番印象!

藏羚羊:负责诠释片名中的“诞生”二字

片中,虽然藏羚羊的线索并未过多提及,只在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季节更替中见缝插针地出现了一小段,但仅就藏羚羊妈妈生下小藏羚羊的动态感来看,也唯有这一段是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标题中的“诞生”二字。不似另外三条主线(雪豹、熊猫、金丝猴),故事发生的时间都在新生命诞生之后,关注的焦点主要围绕着动物宝宝成长,动物妈妈带娃的历程。

即便如此,藏羚羊短暂的叙事链条也过于温情。除了小藏羚羊认错妈妈的小插曲之外,外界环境对藏羚羊所构成的威胁几乎为零:母藏羚羊迁徙到卓乃湖的过程没有遇到危机;小藏羚羊刚出生时,站立的尝试也较为顺利,出镜的小宝宝们没有一个起站失败的;回迁的途中,即便出现了狼对羊的垂涎,但狼追赶的动作还没开始便又被解说词宣告了结束。

要知道,食草动物“羊”和食肉动物“狼”并不处于食物链的同一个层级,如是削弱食肉动物的能力,也只能当你是用“诞生”的动作来点题的吧!

熊猫:负责耍宝卖萌

相比较而言,熊猫的生活格外安逸幸福。所有来自外界的伤害都被降到了最低点。既不用担心吃(总有吃不完的竹子)、也不用担心住。没办法,谁让人家那么萌,还身居不可撼动的国宝地位呢!

所以,就连整个叙述线条也十分单一明确:母亲爱孩子,孩子要自由。故事段落始终围绕着熊猫宝宝和树之间的较量展开:想爬树、要爬树但不被允许、尝试爬树、锻炼爬树、从树上摔(滚)下来、不气馁、最终爬上树。

讲述中国特色的动物故事,自然少不了大熊猫。但早已被保护得如温室花朵般的国宝,即便是挂上了“野生”的头衔,身上也再难见到纯粹的野性了。所以,翻来覆去总要讲,但除了花式卖萌外,也终归是再难讲出些其他的新意来。

雪豹:负责展现野外动物真实且残酷的生活

雪豹妈妈自然也有照顾雪豹宝宝的任务,但在照顾孩子之余,始终要面对的还有野外生存时吃什么、住哪里的两个重大问题。

比如,寡不敌众(自己无法抵御另一只母豹带着3只孩子前来掠夺地盘)、女不敌男(在与另一块地盘中的公雪豹较量时,处于劣势。)这些来自同类雪豹的危机。又如,追捕猎物时弄伤了自己的速度利器——爪子,这来自恶劣天气的困扰。

而最终,雪豹妈妈“达娃”被耗牛角顶成重伤,虽然乍看是动物界的两位母亲为保护各自孩子的较量。但耗牛乃为人所饲养,雪豹日益缩小的生存环境、零星分布状的栖息地以及食物资源的短缺,都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不无相关。

为了配合迪士尼温馨家庭的一贯路数,影片中雪豹咬死猎物后,嘴边毛发的血迹都被擦除得十分干净,毛总是白白的。而最后“达娃”被耗牛角顶伤后,死亡的定格画面也做了诗化与含蓄处理:干净美丽的雪豹侧身躺在皑皑的白雪上,一动不动。

不过还是觉得,倘若在白雪周围再附以几抹鲜血,似乎更能传递出纪录片最真实的悲剧色彩以及最撼动人心的力量。

金丝猴:负责体现当下“二胎时代”的困惑

与其他三段重点讲述母爱的故事不同,金丝猴淘淘的故事,人为解释的痕迹无疑是最重的。央视之前2010年推出的一档纪录片《森林之歌》,有一段也讲述了金丝猴的故事。故事围绕着新老两只公猴的较量展开:一个是现有部落首领,12岁的公金丝猴“甲板”,另一个是更为年轻强壮的流浪公猴部落老大“八字头”。最终的结局是“八字头”在尝试了几次失败之后,最终打败了“甲板”,成为了新的部落首领并霸占了“甲板”的八个妻子。

由此可见,就金丝猴真实的生活情况而言,淘淘的离家出走其实与“妹妹夺走了母爱”并无太多关联。而淘淘不被父亲接受,主要也是因为猴群里只能有一个公猴,且各自凭本事上位,力量最强者成为其他母猴的统领,其他弱者便不得不组成一个流浪公猴的部落。

添油加醋、脑洞大开的编排故事,确实可以更为贴合中国当下一些独生子女所面临的“二胎困惑”。但人为地为淘淘自寻烦恼,万一模糊了小朋友们对何为真、何为假的辨析,又该如何是好?

当被问及《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时,陆川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在美国它被称为“自然电影”,是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中间的一个类型。即拍摄现场完全是纪录片式的,后期制作完全是故事片式的。

话虽如此,但“自然电影”所具有的戏剧性与幽默感,也并不意味着全靠大段看图说话或过度阐释的解说词来撑起故事。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屏保的精美画面,配上毛茸茸的、或机灵淘气、或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倘若再砍掉30%-50%的解说词,增加一些弱肉强食捕猎的紧张感,那么,影片的整体感觉应该会更好!

【文/樗馨】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2

Trending Articles